<合作信息详情介绍
9月8日外贸与货代资讯一、外贸市场新规与影响1、关税政策变化:美国自9月1日起对欧盟原产的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和木材等多数商品征收最高15%关税。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的关税将从现行的27.5%下调至15%,预计下周生效,但这仍比今年初的2.5%税率大幅上调,日本汽车出口预计将受到冲击。2、墨西哥也将低价商品税率上调至33.5%,这一政策主要针对未与墨西哥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商品。3、欧盟市场准入更新:欧盟自9月1日起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品关税,并对美国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并承诺采购美国能源产品及人工智能芯片。这将可能促进欧美双边贸易。同时,欧盟进口管制系统(ICS2)第三阶段正式生效,要求所有进入欧盟的货物必须通过“入境摘要申报”提交完整的安全数据。此外,中国部分机电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3%,而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退税率则提高1%-2%。这体现了国家产业导向,相关企业需关注税务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二、海运市场展望1、全球海运拥堵略有缓解,运价承压。全球港口拥堵情况有所改善,被困在港外的集装箱船比例从5月的10%降至8.4%,这意味着更多船只重新进入流通,供应链趋于稳定。然而,欧洲和拉丁美洲门户港口的拥堵仍然存在。2、主要航线运价走势分化。跨太平洋东行和亚洲-欧洲航线的现货运费持续下降。船公司曾宣布9月1日的一般性运价上调,但因需求疲软,此轮涨价的可持续性存疑。3、墨西哥曼萨尼约港因热带风暴影响,船期延误和海关查验时间延长(可能达15小时),可能带来相对供应链的成本上涨,建议提前规划并预留缓冲时间。三、空运市场展望1、空运市场整体稳定,但特定地区承压。中美关税休战延长至11月10日,提供了短期稳定性。多数亚洲始发至北美、欧洲的空运运价保持稳定。2、台湾已成为全球空运产能最受限的起运地之一。由于人工智能硬件和半导体设备的空前需求,台湾前往北美和欧洲的出口舱位竞争激烈,确认舱位所需提前时间延长至2-3周。3、传统的9月新产品发布季今年前景不太明确。美国消费者信心较弱(部分源于近期关税措施导致零售价格上涨),使得某些产品类别出现犹豫情绪 4、上海浦东机场(PVG)推出了全新的机坪直转服务,允许货物在航站内直接转换不同航空公司航班,无需使用保税设施,此举提高机场内部操作效率,可能为日后国内其他机场提供借鉴方向。最后下周展望全球贸易政策仍在动态调整中,预计2025年美国进口量将下降5.6%,预计9至12月的集装箱进口量将比去年同期减少19-21%。建议企业保持供应链灵活性,及时关注最新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