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详情介绍
挂靠公司为何总成冤大头?教你避开被追工程款陷阱 深圳李远波律师186********故事简介:老王开了家建筑公司,平时靠出借资质赚点管理费。没想到最近突然被包工头告上法庭,说他欠25万工程款。老王懵了:合同不是我签的,钱也没进我口袋,凭啥让我赔?挂靠背后的"背锅"真相:原来老王公司的项目经理贺某,私下和包工头签了高价合同。市场价30万,合同写着55万。现在活干完了,贺某跑路了,包工头拿着合同找老王要钱。关键问题:这种"影子合同"到底算谁的? 披着公司外衣的个人行为如果贺某私刻公章、伪造授权,原则上公司不用担责。但要是合同用了公司抬头纸,或者之前用公司账户付过材料款,法院很可能认定是公司行为(表见代理)。资质出租的致命代价法律有条规定:出借资质就要背锅。哪怕老王完全不知情,只要贺某用了他公司资质,法院可以直接判老王连带赔偿(就像把车借给无证司机,出事车主也要负责)高价合同的致命漏洞如果合同价格比市场价高出30%,又说不清合理原因,法院可能认定这是"黑心合同"。曾有案例因单价虚高45%,直接判合同作废。二、企业自救三步走第一步:翻箱倒柜找证据 立即封存所有公章使用记录 找出和贺某签的挂靠协议 打印公司账户近半年的流水单;第二步:价格攻防战收集三个同类型工程报价单(微信聊天记录都算数)请第三方造价机构出具市场价证明对比合同工程量与实际施工记录差异;第三步:切断"公司行为"证据链证明工程款没进公司账户;证明工人工资是贺某个人发放;证明合同签订时公司无人参与;三、血泪教训换来的避坑指南 印章管理要上锁;项目章必须刻上"仅限技术文件使用";公章外出使用要派两人监督;资金流水要干净挂靠费单独走账,备注"资质管理费";程款必须由发包方直接支付给实际施工方; 合同签订要录像所有合同签署过程全程录像要求签约方手持身份证拍照特别提醒已有建筑公司因为保存了监理例会记录和施工日志,在官司中成功脱身。这些"日常流水账"关键时刻能救命!结语:挂靠不是法外之地去年某法院判决书里写道:"赚了挂靠费,就要担起监管责"。建议所有建筑公司老板:立即自查所有挂靠项目;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重要合同务必请律师把关